13290094441

行业新闻

建设更具韧性的全球粮食供应链

 发布时间 : 2023-12-05  来源 : 光明网  浏览次数 : 32

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习近平主席指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并强调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百年变局下,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冲突、极端自然灾害等极端事件及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的冲击下,国际粮食市场利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脆弱性愈发凸显,面临的脱钩与断裂风险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建设更具韧性的全球粮食供应链、保障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来说意义重大。

由于全球粮食生产和出口国高度集中,而消费和进口国呈分散状态,导致全球粮食供需错位问题突出。全球粮食贸易将粮食从生产成本较低的主产国运送至需求地,满足其他地区粮食需求,可以有效解决粮食供给与需求的错配问题,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国际粮食贸易调控国内粮食市场,以保障国内粮食供应安全,也是各国通行的做法。然而,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链屡屡中断,世界粮食安全受到严峻挑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发布的《2023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比2019年增加1.22亿人,世界饥饿人口所占比例升至9.2%。

提高供应链韧性作为供应链风险治理的新视角,成为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是指全球粮食供应链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链条稳定,防止中断,在受到冲击后迅速调整并恢复运行状态,甚至将链条升级优化至更理想状态的能力。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是相对于全球粮食供应链断裂而言,体现在受到外部突发事件冲击而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其本质是抵御冲击,可将其视为全球粮食供应链本身的固有属性。百年变局下,全球粮食供应链“脱钩”“断链”等风险凸显,全球粮食供应链能否迅速适应并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是衡量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最关键的问题。

由于全球粮食供应链自身的复杂性及多国参与的特征,叠加受极端气候、地区冲突、经济冲击等突发事件影响,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韧性治理难度更大。中国既是全球粮食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要继续与各国一道聚焦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球粮食供应链合作,挖掘粮食合作潜力,消除粮食贸易阻碍,促进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为建设更具韧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全球粮食供应链贡献智慧和力量,在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展现大国担当。

深化全球粮食贸易合作,推进粮食贸易网络多元化。一是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增强在国际粮食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构建公平开放的国际粮食贸易秩序,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二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上合组织、APEC、RECP等合作机制,积极搭建粮食经贸合作服务平台,通过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区域性粮食供应链建设,推进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为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提供决定性力量和战略应对空间。

拓宽国际农业合作范畴,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性。一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深化粮食贸易和投资合作。一方面,依托粮食贸易,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合作,通过“引进来”补充国内粮食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农业“走出去”政策支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的掌控力。二是深化粮食经贸合作范畴,通过农业海外投资、耕地租赁等方式推动种子研发、土地资源利用、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的农业项目合作,提高粮食主产国粮食生产和供应能力。

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升风险预防能力。一是建立全链条的全球粮食供应链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有效识别全球粮食供应链关键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和研判,实现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异常波动的预判和预警。二是做好全球粮食供应链风险的应急预案,通过风险评估界定风险等级,从政府、产业、企业等不同层面出发,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和风险等级,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风险应急预案,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的风险管理能力。

推进全球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适应能力。一是推进数字技术与全球粮食供应链深度融合,深化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依托数据要素实现全球粮食供应链上下游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协调,打通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堵点、断点。二是推动全球粮食供应链数字技术合作,将数字技术整合到全球粮食供应链的运输、存储和决策管理等不同层面,推动全球粮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升全球粮食供应链的风险预见能力、适应能力和运行效率。

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大粮商,提高对供应链关键节点的掌控力。一是大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大粮商,加大对跨国粮商的人才、技术、资金等政策支持,强化跨国粮商的风险响应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各环节的掌控力。二是深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改革,通过积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粮食期货交易中心,推进粮食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粮食市场定价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