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大折扣零售企业深耕零售供应链营收35年连涨超900亿元



日本第一大折扣零售企业唐吉诃德(Don Quijote)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深耕供应链的策略,实现了连续35年的营收增长,年营收超过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数十亿元)。唐吉诃德的成功故事,不仅是一个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更是一个关于如何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和优化的生动案例。
诞生背景与初创阶段
唐吉诃德的前身是一家名为“泥棒市场”(在日语里意为“小偷市场”)的小杂货铺,由安田隆夫于1978年在东京创立。这家仅有60平方米的店铺,最初以售卖尾货和微瑕品起家。由于资金紧张,安田隆夫无法租用仓库,只能将所有货品堆放在店内,逐渐摸索出了“压缩陈列法”,并用手绘POP(商品说明广告)贴满货架。这种独特的陈列方式不仅吸引了大量顾客,还让他们享受到了在“商品丛林”中“淘金”的乐趣。
1980年,安田隆夫成立了JUST公司,专营尾货批发业务。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他再次回到零售市场,在东京郊区开设了第一家唐吉诃德折扣店。这家店铺以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笔下的大战风车的骑士为品牌标志,象征着不屈从于常识和权威,追求创新的零售模式。
逆势扩张与多业态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唐吉诃德开始了逆势扩张的步伐。2007年,唐吉诃德收购了主营综合超市GMS业务的长崎屋,并将其部分门店改造成MEGA唐吉诃德。2018年,唐吉诃德又收购了全家控股的连锁超市集团UNY,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供应链和零售网络。
与此同时,唐吉诃德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06年,唐吉诃德通过收购日本大荣零售Daiei的美国业务DQUSA进入美国市场,后陆续收购MARUKAI、QSI、Gelson’s等连锁超市,巩固了其在北美的业务。2017年,唐吉诃德在新加坡开设了日本以外的亚洲首店,2019年进入中国香港、泰国,2021年进入中国台湾、中国澳门、马来西亚。
截至2024年6月底,唐吉诃德在全球拥有742家门店,其中日本本土有632家,海外有110家。这些门店不仅涵盖了唐吉诃德、MEGA唐吉诃德、MEGA唐吉诃德UNY等多种业态,还通过不断优化商品结构和提升购物体验,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独特的经营理念与竞争优势
唐吉诃德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理念——“CV+D+A”(便利Convenience、折扣Discount、乐趣Amusement)。唐吉诃德的门店多位于城市中心或地铁站周边,为了满足不同时间段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很多店铺像便利店一样24小时营业。
日本以极简主义设计闻名,而唐吉诃德却给人一种又满又乱的第一印象。门店动线设计得宛如迷宫,商品密密麻麻地堆积在一起,货架几乎贴着天花板。这种独特的陈列方式不仅提供了广阔的娱乐式“探宝”消费体验,还通过循环播放的音乐时刻调动消费者的情绪。
不同于欧美的折扣业态通过减少SKU和低运营成本实现价格优势,唐吉诃德拥有4万SKU,从衣服、生活用品到家电、食物,每平米的SKU可以达到二十几个。为了凸显“折扣”,满场都是各种张贴的POP,给消费者带来一种价格便宜选择丰富的印象。
此外,唐吉诃德还通过majica会员制度提升客户忠诚度和购物体验。面向海外游客的免税品销售也成为其主要业绩动力之一。通过强化价格竞争力、商品主题组合和深夜经营的特性,唐吉诃德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来购物。
深耕供应链与数字化转型
唐吉诃德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更在于其深耕供应链和数字化转型的举措。唐吉诃德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将尾货供给有限转为无限,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了商品周转率和库存周转率。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唐吉诃德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预测和分析,从而优化商品结构和库存管理。同时,唐吉诃德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提升了购物体验和运营效率。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唐吉诃德将继续坚持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不断优化商品结构和提升购物体验。同时,唐吉诃德还将继续深耕供应链和数字化转型,加强自有品牌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根据规划,到2030年,唐吉诃德的销售额目标是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是2000亿日元,要成为在日本零售业排名第三的企业。这一目标不仅是对唐吉诃德过去成功经验的延续,更是对其未来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考验。
重庆极乐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认为:唐吉诃德凭借其独特的经营理念、深度绑定供应商的策略、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的举措、创新店铺运营模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及精准定位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实现了连续35年的营收增长。未来,唐吉诃德将继续深耕零售供应链,不断创新和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服务。